盘龙区拓东街道96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
2024年度二个批次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部完成。96个老旧小区历经蝶变,基础设施全面升级,居住环境显著改善,居民幸福感、获得感大幅提升。
老旧小区改造千头万绪,如何确保方向不偏、力度不减、民心更暖?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拓东街道破题的关键。改造工作启动伊始,拓东街道党工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,统筹规划、科学决策,为改造工作把舵定向。各社区党委充分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迅速响应,组织召开党员大会、小区党支部会议,统一思想,明确任务,积极发动党员尤其是老党员带头支持改造、参与协调,形成了“党工委牵头、社区党委推动落实、党员带头”的工作格局。在改造过程中,党工委全程监督,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。改造完成后,严格组织验收,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和群众满意度。通过事前研究,过程监督,事后验收的工作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优势。
拓东街道坚持“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”,将民意征集贯穿于改造全过程。街道和社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、张贴公告、召开居民院坝协商会、“一七有约”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等多种形式,广泛收集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见和建议,累计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。实现“改造前征求、改造中动态征求”机制。对于收集到的各类意见,按照问题的紧急程度和需求的普遍性划分优先级,制定出符合大多数居民利益的改造设计的具体方案。所有设计的具体方案均在小区醒目位置做公示公告,确保改造工作在阳光下运行,实际做到了“小区怎么改,群众说了算”。
拓东街道积极构建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协同、居民参与”的多元共建模式。充分发动辖区公共单位、产权单位、物业公司、热心商家及广大居民群众,通过议事协商会等方式,共同为小区改造出谋划策、贡献力量。许多辖区单位、居民积极做出响应,通过捐款捐物、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反哺社区,累计获得捐款11余万元。居民们也不再是“旁观者”,而是成为了“参与者”和“监督员”,主动为施工提供便利,自发维护改造成果,形成了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的生动局面。
老旧小区情况各异,不存在“”。拓东街道坚决杜绝“一刀切”,坚持“一院一策”的精准改造策略。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、完善类、提升类三大板块:基础类优先解决硬件基础设施老化问题;完善类针对原有但损坏的设施做修复和亮化;提升类则着眼于满足居民日渐增长的生活需求,新增原先不具备的功能。例如,在空间极其有限的明通巷23号,街道巧妙利用空间,开辟出了深受居民欢迎的羽毛球场、乒乓球台和休闲活动区;根据居民停车充电的需求,扩建了非机动车棚。针对各个小区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如违章搭建、管网堵塞、化粪池清淘和改扩建等,街道组织专项攻坚,一一予以完全解决,让改造改到居民的“心坎上”。
在改造过程中,拓东街道始终将“减少扰民”放在重要位置,通过人性化施工举措,最大限度降低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。施工前,工作人员提前告知居民施工时间、范围及需要注意的几点;施工中,合理搭建围挡,将施工区域与居民生活区域分隔开,避免施工粉尘、噪音影响居民;同时,严格错开居民上下班高峰期、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及节假日进行实施工程,确保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干扰。人性化的施工安排,让改造工程赢得了居民的理解与支持,实现了“改造不扰民、群众更舒心”的目标。
随着二期工程的收官,2024年度96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:楼体崭新、道路平整、管线规整、环境整洁、设施齐全。一个个曾经“脏乱差”的老院落,如今变成了“净齐优”的美丽家园。验收环节,街道特意邀请居民代表全程参与,由他们来评判改造效果是否满意,收获的是许多的认可与赞誉。
今年以来,街道收到来自居民通过12345热线条锦旗及感谢信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经过近期汛期的连续强降雨考验,完成改造的小区均未出现内涝或积水问题,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经受住了实战检验,让居民生活得更安心、更舒心。